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川省南充市城北小学 赵永丽 637000 【摘 要】: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中有着不可缺少也无法替代的功能。那么,怎样提高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笔者通过近一年半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分析了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学生;口语教学;交际能力;途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多种情境,开拓训练渠道,把握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那么,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地随之变化,而对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人教版中段语文教材中,就重点将口语交际作为一项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与人沟通交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用深刻的语言魅力打动他人。 一、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1.1学会说话,促进语文教学的双向发展。 小学中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一句话作文的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书面表达很好,但在口语表达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这也是我们语文学科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不但从理论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增加了一些口语训练的内容,对学生口语和与别人交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材料。另外,让学生敢于说话,学会说话,就是要让学生从课堂上的“不敢高声语”,能写不会说的现象中走出来,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设想,敢于去与人沟通和交谈。学会说话,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课堂上有的学生不爱发言、不爱表达的沉闷教学氛围,更提高了学生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从更长远的角度上来讲,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双向发展。 1.2沟通交流,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 在实际生活中,要想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就必须要先跟别人说话。通过课堂提问、课文诵读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增加口语训练、与人交际的尝试实践。小学中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但还不完善、不流畅,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可以更顺利的、更自如的与人交际。 1.3能说会道,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信心。 我们经常会把能说会道当作一个人外在能力的一种表现。其实,现在社会中,在实际的工作与人相处中,能说会道也是一个人的优点和突出的闪光点。尤其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困难局面中,显得就尤为重要了。能说会道不是一时之功,从小的语言积累和说话训练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也会发现,班上有一大部分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新思想,书面表达能力也不错,但真正的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下发言,或者实际与人交流时,就会退缩,表现出不足的一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学科中口语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敢说话,会说话,敢于在人面前表达自己,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语水平,更能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2.1大量阅读,积淀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年龄较小,阅读量较少,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为此,我们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有益书籍。(1)、加强文本内容的熟读背诵。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通过朗读、背诵、讲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语言积累。对本学期所学课文学生基本做到了熟练背诵。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规范的基础语言。(2)、注重课外书籍的拓展阅读。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采各种各样的花,酿出来的蜜才会香醇可口。学生学习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 也是这样,仅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还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一是根据教材内容,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类型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如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布置学生读一读李白的《望天门山》,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二是各班开辟了“图书角”,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一部分图书,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图书中带来一部分,学生可以随时拿来读。三是为了保证阅读的时间和质量,每周有一节固定的“体活”课,用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设计了阅读记录卡,包括学生的姓名、阅读的书目、自己的感受、老师的话和爸爸妈妈的话等内容。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就可以领取一张记录卡填写,学期末对填写的内容和张数进行总结,并给予奖励。五是根据学校的“660”工程( 小学6年阅读60本经典名着,观看60部经典影片是其中两项),每学期阅读5本经典名着(有明确的书目要求),每月规定一本,月末进行感受的交流;每月看一部影片,看完之后随即进行交流。六是学期末根据以上的表现,评选出“读书小标兵”并进行奖励。 2.2、营造氛围,激发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一方面,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些表扬,少些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多以奖励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孩子们出色的回答和独特的见解,让孩子们给予最热烈而真诚的掌声,当他们看到同学们和老师都为他鼓掌时,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表达的欲望就越加的强烈; 同时为了鼓励他们每节课都能积极回答问题,设计了“课堂发言我最棒”评比表,只要一节课积极主动回答了问题,就给自己奖励一颗星,累计够10个,可以换取一张学科卡,够5张学科卡,就可以获得一枚徽章,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兴奋点”,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尽情地展示自我,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 2.3设置口语训练情境,提高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自主的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勇气和信心,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4联系生活,拓展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开学新转入一名新学生,让学生致欢迎辞,表达对新同学的欢迎; 春天到了,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找春天,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和他们说一说,感受春天的美好; 开运动会了,运动员在赛场是怎样表现的,你有什么感受? 这样的训练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学生有话可说,在不经意间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3.1让小学中段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根据大纲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学生之间。在口语交际课上。如三年级有一次口语交际是“接待客人”,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说在教学中、评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或教师与某几个学生的对话,把招待客人的过程说得一清二楚,来了客人。总之,就怎么说、椅子;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场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家乡会有哪些变化,请喝一杯茶......” 如《礼貌待客》一课,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独角戏;要怎么说。让他们在一种主动的环境中。同时,教学中能做到“放的开”。我引导同学们回忆家里来客时,认真做好切实,在学生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可以事先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的样子。这样的训练,师生间,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效果当然就好了,你该怎么招待。再如《买文具》一课,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有评有论。这样一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还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的好妈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父母会变得怎么样,这样在上课时才有足够的材料。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两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而且学会了生活技能、联系生活。如果发生课堂乱,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教室想象成家,气氛轻松愉快,重视语音。 3.2在课余中培养小学中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达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 总之,口语交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小学中段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从课堂中培养,到活动中训练,再走进生活实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精心培养到勤加训练再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还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乃至日后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之我见[J].快乐阅读,2012(34). [2]王新景.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2(35). [3]孟立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初探[J].现代交际,201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