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李家小学 汪栋材 【摘 要】:教学有效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学生以及不同小学数学内容去思考。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要以真实性为情景创设的基本前提,以“发展性”作为情景创设的价值导向,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小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景;课堂运用;创设原则;有效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 动有趣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教学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 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 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 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 能创设出有效的情景呢?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景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1、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建构知识,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建构中的作用。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创设情景,正是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许多教师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的动力源,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起点。情景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景而有生气。同时情景的创设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应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认知创设情景,使创设的情景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对问题情景教学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情景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情景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3、《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景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有效教学情景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景创设的原则 1、情景创设要真实。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景和问题情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想达到情景的真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紧密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如在教学《相交与垂直》这一课例时,我想到,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都能较好的判断:从某一个地点到另外一条线路笔直走过去最近。这个基础正是我们学习垂直这一知识的重要起点。因此,我设计了上面的情景,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与思考,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原来是这样的鲜活有趣。(2)创造真实的操作、观察环景。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实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教学中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课件演示,组织学生在真实的环景中观察、实验、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特点和规律,感知和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圆的画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情景创设要自然。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处积极思考的过程。 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景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作为数学情景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自然地激活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而不是牵强、做做。情景地创设应把握好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才能使情景创设生动有效。低年级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 好玩、新奇”的事物,就要求教师在情景的内容选择和呈现 方式上充分考虑到趣味性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追求活 泼生动。如内容上的科海探秘,组织形式上的智力闯关等问 题式情景,可设置悬念,让好强不服输的高年级小学生学习 激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最佳。 3、情景创设要有效,对教学有辅助作用。。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趣越浓,他的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技艺、联想等治理活动就越有成效。导入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在画一画、 想一想、 分一分的情景中愉快地思维,在已有的知识方法上很快地迁移,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情景只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景。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尽可能地将真实性、 实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情景中经历数学的起源,体验数学的价值,探索数学的规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的发展,理性思考创设数学教学情景的价值取向,形成切实有效的实践策略,让数学教学情景导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景创设的方法探究 1、创设有效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 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 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 机。"因此在创设情景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 音乐、漂亮的动画,更多地应利于新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 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良好的有 效情景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景时,我在 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让创设的情景起到 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 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 2、捕捉生活资源,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 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 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我们农村小学没有 繁华的街市,没有琳琅的商品,课堂上没有精美的教具,但 我们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农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这 些"乡土"资源开发出来,为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景,让学 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的无 处不在。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时, 根据教科书中情景的意义选择一个农村孩子熟悉的替代情 景来进行教学。春天到了,树变绿了,水变清了,母鸡也变 勤快了,下得鸡蛋越来越多了。昨天老师回到家里,到自家 鸡窝里数了数鸡蛋,一共有40 个(出示早已画好的40 蛋示意图),今天早上母鸡又下了2个鸡蛋(再在黑板上画2 个鸡蛋),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我想, 创设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远比教师将情景图改变 成应用题,更能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3、创设有效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情景创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 力。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 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 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 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 示下列变式练习:1、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苹果树是 梨树的几分之几?2、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梨树是苹 果树的几倍?3、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苹果树是梨树 的百分之几?4、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梨树是苹果树 的百分之几?5、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苹果树比梨树 少几分之几?6、苹果树20 棵,梨树24 棵,苹果树比梨树 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 而且这种求"变",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 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4、巧设有效的活动情景,启迪学生深层思考。有效的数学情景应该成为使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 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助推器,"数学味"应浓于"生活味 "。有效的数学学习情景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然活泼 的情景;二是散发着浓郁数学味。数学情景的有效性始终离 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景创设必须以思维为核心及时实现 数学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 和本质,然后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 景,应该创设怎样的情景,对情景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 进行加工。 5、创设有效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 堂。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气氛,教师要努 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 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 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景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障,所以平 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交心 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课上,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学生更能将郁积于胸的感情抒发出来。新课程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景,为 孩子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需要创设全 面、自主的学习过程和适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孩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争取让孩子人人参与教学,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激励,共享信息,走向成功。 有效情景创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常用策略,逐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潮流和时尚,被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加以应用,也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闪耀着新课改的火花。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情景创设,不论是“淡妆”还是“浓抹”,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设计,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只有这样的情景才是“相宜”的,也只有这样的情景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黄赞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亚太教育,2016,(04):38-38. [2]石广杰.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设计的原则[J].吉林教育:综合,2016,(0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