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底年级信息技术课堂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第二小学 庞惠文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底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习惯 作为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想让6岁左右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关键要重视其听课能力的培养。要听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写”。但是如果把这十个字直接告诉刚刚入学的孩子,没有一点儿意义。于是,我采用孩子愿意、喜欢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聪明而懂事的孩子听好一堂课一定会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我还特意编了几句顺口溜:“上课听讲要记牢,‘五到’千万不能少,耳、眼、心、口、手皆须到,少了一样不得了。”我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听课的好习惯。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爱为出发点,从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在批评教育之前要先思考,假如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会用怎样的方式和语气和他进行交流,千万不要因为学生某一方面做得不好或某一件事情做错就气急败坏或大发雷霆。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学生和我们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需要用真心呵护。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要热爱学生,认真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在课堂中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大多数是由于年龄特点决定的,是无意识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听课行为,做到随时纠正,不厌其烦地去提醒。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突然提高讲课声调,可以直接叫一下走神的学生,可以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可以忽然停止讲课,给学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待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时再接着讲,也可以喊起一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让他环视一下有没有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还可以走到某一名学生身边,或拍拍他的肩膀,或摸摸她的头,用肢体语言示意要认真听课了…… 三、善用小助手,养成好习惯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培养一个求实奋进、积极向上、有着良好习惯作风的班级,还必需有一些得力的同学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因为老师在课堂学习上只是发起者、引导者,这些"小助手"才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管理者和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我在每个班中都会选出一些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担当起老师"小助手"的角色,直接参与小组纪律的管理,组织小组成员更好地开展合作性学习。这些"小助手"不但有效地缓解了老师在大班教学中辅导和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其组员,慢慢地,在"小助手"的影响下我们学生也能学会认真看书、耐心倾听、乐于思考、敢于提问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以后还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挖掘有利学生身心发展,习惯养成的好做法,从点滴积累,真正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四、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必须讲究课堂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会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涣散了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应在课堂设计时让小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课堂设计要注意思考性、趣味性、科学性、层次性的有机结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让小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五、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事先约定听课表现 我认为真正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是“玩”。大多数学习差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也较慢,玩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少了。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归根结底是他们还想玩。在潜意识里,他们是想把丢掉的玩的时间找回来。老师可以利用孩子想玩的心理,课前向他们保证,如果认真听课了,作业会很少或者不留作业。讲课时如果又有学生不注意听讲了,老师可以再次提醒:“你们想痛痛快快地玩吗?”学生会意,听课纪律必定井然。课堂是学习的根本,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学生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把知识掌握了,课下就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题,愉快了心情,休息了身心,课上就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听课,形成良性循环。 六、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学习意志能促使学生长期保持旺盛的求知动力,抵御学习中的挫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既是一种工作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找对方法,掌握技巧,力争使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并成为一种自然,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