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王 艳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中学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母语、培养性情与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同时也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由此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初中阶段,该素养的养成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应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多种特性,更要掌握培养的方法策略,从而为学生拥有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素质教育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标准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除了要提升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强化基本的语文素养,还会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应用科学的教学方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注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语言文学,这里的语言就是汉语。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成为中华民族多种传统文化形式的载体,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萃。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教学,更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保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手中得以不断传承。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诵练习,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古典诗词在语言精练方面、韵律掌握方面、思想内涵方面、处世态度方面、哲理深思方面的明显特征,并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无限赞美、不计个人得失的旷达胸襟、对故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等深厚情感,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保证学生思想、情感、心理、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正确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学生阅读传统优秀文化书籍的人不多,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学生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提升作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来对待。例如,学生自身要树立学习责任感,树立承担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学生要提高文化辨识力,正确合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二者进行合理的取舍和继承;对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阅读经典国学文化书籍;要将学习到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用于指导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就要在学习以后主动将其作为指导自身言行的价值观念。又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领会其中的精神理念,能自觉将为社会贫困大众服务作为自身的责任。

二、充分利用教材,发掘语文教材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使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识字写字能力等。语文教材的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德育教学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和提高我国教 育能力的基本需求。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和理解、审美鉴赏和创造、思维发 展和提升、语言构建和运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各种教学活动都必须要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教学方法的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核心素质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准确理解教材中字词含义,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字词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教材中词语的积累,增加学生的作文词汇;品读教材中的佳句,尽情抒发情感;学习教材中写作方法,学会合理地布局谋篇。

语文教材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使人们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去适应时代的需要,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并去适应不同的不可预测的情境。所以,对于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隐藏着很多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只要教师可以实现这些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并寻找到合适的培育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养良好的审美鉴赏情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对文中描写的春天到来之后山、水、太阳、小草、各种树木和野花、蝴蝶和蜜蜂、春风、春雨以及迎春的人们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充分感受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并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进而受到美好的熏陶。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望父买橘”一段进行了深入探究,对于父亲跨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过程中的动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情景的表演。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深刻认识到父亲虽然是一个胖子,虽然走路蹒跚,虽然说话不漂亮,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蕴含的父子深情才是最打动人的,而这种感情也是世上最美的。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对于人世间的美好事物进行了明确的感知与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无法但也有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得法,运用得当,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勾画批注法。圈点,是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理解的符号,在文章重点句子、词语等处做上记号。批注,即指对文章的评论、鉴赏、质疑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勾画批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影响终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2、朗读品悟法。语文教学的一切离不开读,朗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会意、在读中品境、在读中析法、在读中体情、在读中悟理。

3、利用资源法。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资源呢?课本、学生、教师这是三个基本的资源。此外,还有多媒体、黑板、学案等。多样化教学是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行为之一,其方法为综合运用学习材料、设备、展现方式等,多样而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

五、创设语境,注重语言建构和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素养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言词汇的积累并不丰富、对于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不出众、对于语言的感知感受能力水平不高是初中生的普遍状态。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语言都不能熟练掌握,都不能进行准确的应用,又哪能奢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更高发展呢?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来抓。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圈点批注”为主要方法的深入阅读活动,组织学生把文中自己认为描写细致、刻画生动、叙述详细、蕴含哲理、情感丰富的词汇或语句勾画出来,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体会使用的妙处。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对语言词汇的作用理解程度更深了,对其表达效果也就更加明确了。之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了仿写、扩写以及读后感写作活动,让学生趁热打铁,对词汇的使用方法更加熟悉,对词语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入,进而更大程度推动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篇文章写作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比如在口语表达中,如何把自己的话表达成对方 易理解,或者是我怎么表达别人才会接受我的观点,那么就需要思考语言组织逻辑,这个过程 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才能体现出这个人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就可以采取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思维发展和提升。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育思想,落实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发现语文的生成规律,体验和理解优秀文学作品,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慧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 12):176.

[2]王凤.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88):183.

[3]彭玉华.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825): 5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