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赵忠城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四川省南充市龙门初级中学  赵忠城

【摘 要】:学校开设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进行合理的规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学内容中主要以理论课为主,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探究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初中学生;主动学习;途径与策略 

当今社会,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道德与法治意识还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些学校的教师存在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在对于学生的自由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却大大的忽略了,导致形成了呆板而又封闭的课堂气氛。针对此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努力加强思想道德意识,成为学习的有心人!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1.1创造优良的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当下课的时候,教室的学生就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嗖地一下就飞出了教室,可是当上课铃一响,学生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拖沓着脚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问题就来了,要想让孩子们快速的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这就涉及到了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行新课改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有趣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给同学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活动,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设置新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情境方式主要有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等。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如进行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时,对理解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这一内容,可以出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学生从这具有威慑力的案例中认识到任何公职人员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任何公职人员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规范权力的必要性。

1.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这就要求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团结合作,多与人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技巧,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会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展开教学,前后四人一组,或者六人一小组,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给同学们之间作以合理的结合,不会在同一小组中出现特别优秀或者相对来说都是差生的情况。再者,我还可以把一些平时学习成绩相对来说较好,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学生选为小组组长,让他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带动着整个小组进行前进,由他来负责监督小组的整体自主学习情况,并且记录每个人的点滴进步,这样一来,既兼顾了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让学生们在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又能够提高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受到启发,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具体途径

2.1激发学生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人们出于对新奇事物的探究欲望,为了提升自身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其本质是人们预期中的学习高度与现实中的距离,所以学习需求是提升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基本要素。初中生受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较深,并没有意识到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及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因此对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既不能对自己升学考试成绩进行提升,又不会对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推动,所以学习主动性始终不高。所以教师在实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时,要紧抓初中生的心理因素与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对学习道德法治知识的需求,才能有效提升自主学习性。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基本素养,对法治化社会以及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授课内容寻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能够对思想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薄的危害进行深入认知,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提升学习主动性,才能有效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的年纪尚小,并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所以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应用或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时,要在融合现实生活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可以对校园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生活中遇到的违法侵权现象进行了解,可以学以致用对道德法律知识进行应用,从而在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道德法治知识的学习中。

2.2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仅仅采用单方面传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完成应试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却在忽略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情况下,使教学质量很难获得平稳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2.3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保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要素,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并通过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指引,对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法治理念进行提升,从而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过程中,保证学习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求入手,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对话,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营造出更为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3.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该课程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探索精神,树立良好的生活心态。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学和生活中的教学,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多彩,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科学知识等方面,更像一本百科全书,为正处在思想萌芽阶段,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们展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现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学中逐渐普及,学生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走进课堂最好的动力,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如果具备充足的热情,便会在课堂上集中学习注意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主动地进行思考与研究。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很难直接建立学习兴趣的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用教师的思路去限制学生的想象。对于此类课程,教师首先要做到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研究的习惯,循序渐进。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丰富课堂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融合,利用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进行传递,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取的知识更加牢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3.2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改变自己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自信心。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生活需要法律》时,它在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所以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法律来保障,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法律对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政策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初步建立法治意识以及法律观念。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出示法治事件,“市质监局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购买放心的消费产品,出动了执法人员980人,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在此次质量检测中共立案查办131起,立案查办的主要原因是掺假,以次充好等。此次立案查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健康的消费环境。”这种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案例,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于法律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根据案例总结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展开这一话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3.3注重实践体验,理论联系实践。

该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自由,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从课堂到现实生活,如果只有单纯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该有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带动课堂氛围,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实现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建设法治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要具有实践性,老师可以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学习《自觉维护正义》这一课时,学生对于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还缺少维护正义的意识。在上课之前播放见义勇为的视频,让学生总结这些人身上的共同特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导入更加具有说服力心以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对这些人的优秀行为进行了正确认知之后,教师导入理论知识,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

贴近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是最亲切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要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素材,深入浅出,为学生进行分析。老师尽量做到让事实说话,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心与心的距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可以让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简单。在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思想上构建明确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成为了学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将法律知识应用在具体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海世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28):14-15.

[2]李志云.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学周刊,2018,(25):55-56.

[3]陈均武.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神州,2017,(08):53-53.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