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李  荣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川省南充市潆溪高级职业中学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亦是如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数学知识“改头换面”, 由以往的枯燥、乏味转化为新鲜、有趣,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欲具有积极意义;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 他们在遇到数学难题时, 往往会一改以往“绕道行走”的态度, 变得积极主动、肯钻研起来, 这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其数学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重点探究, 希望为高中数学发展、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提供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素质教育;能力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那也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学习的知识为学生接受,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多种教学方法开始在我国兴起。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 将其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 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和推广。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 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 从教材大纲和学生实际出发, 提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B版《集合的概念》一课时, 就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 我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生来说, 都经历过军训的洗礼, 我便以一张学生军训的照片为参照物, 来进行情景创设:“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军训时的场景吗?”这个问题抛出后, 学生们反响热烈,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 我说:“在军训时, 严厉的教官宣布:高一学生早晨7点到操场集合进行军训,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吗?”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 引入将要学习的集合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声的激励对看似平淡、枯燥、繁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不时出现智慧的火花、思想的涟漪,它能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对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如在“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教学中,已知斜率的范围求倾斜角或已知倾斜 角求斜率的范围极易出错,以致有些同学对这类问题失去信心。在此提出“斜率 精神”:在[0,π/2]和(0,π/2)内,斜率是倾斜角的增函数,在[0,π/2)内“平 步青云”,过了π/2,就掉进“万丈深渊”,但它仍不屈不挠坚持爬起来,直到恢复常态。你们在学习中不也常会由顺利到挫折吗?我们通过情景学生调整心态,那就学学“斜率 精神”吧,同学们报以会心的微笑。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学科中, 有些知识适合学生独立探究, 有些知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更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时, 不应只是为了赶潮流而合作, 而是从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出发, 科学进行分组、设置小组任务等。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 实现组内成员异质、组间成员同质, 通过这种方式, 使每个组员都能“发光发热”。

例如我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版《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一课时, 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上课之初, 我先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 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在本节课中, 我先根据教学大纲罗列了4个问题:(1) 角是如何定义的?角的概念推广后, 分类的标准是什么?(2) 角的旋转量的性质是什么?

(3) 象限角的含义是什么?判断角所在的象限时, 要注意哪些问题?

(4) 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吗?如何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让他们就上述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描述最准确、用时最少的小组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小组任务发布后, 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兴趣, 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 分工合作, 互帮互助, 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会合作探究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善于合作,善于在集体的智慧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会合作是时代对每个现代人的要求,数学课中也应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数学交流是很好的手段,交流内容一般是选择所学 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方式有课内讨论交流和课外集中交流,交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体验的交流、问题解决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 得到共享,共享成功。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广开言路,让各种思想火花得以交流碰撞,努力使学生做到既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要勇于及时修正错误;既虚心向别人学习,又不能拿来主义;既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又要善于说服别人认可自己合理的想法或做法。同学之间一会争的面红耳赤,一会又握手言和,颇有君子风度,或多或少地 感受到竞争与合作的处事方式。

三、巧设疑问,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诚如此言, 疑问对于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应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生与初中生、小学生相比, 虽然学习数学的年份较长, 但有一点三者是相同的即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喜欢问为什么, 对于数学未解之谜具有较大的兴趣。基于此, 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设疑问, 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等差数列》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上节课所写的数学概念和通项公式, 然后点明今天要学的知识是数列。之后,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实数两个字, 在刚刚写下这两个字时, 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这属于初中学过的知识。此时, 我让学生进行回忆, 让他们说一说在初中学习了实数的那些部分?通过巧设疑问,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他们踊跃回答之后, 我就这部分知识与所学的数列进行了联系, 让学生们想一想在学习数列时, 能不能像学习实数一样, 研究他们的运算和性质。这样的巧设疑问,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出乎常规的“奇特”想象。因此,教师要寻找大面积激发学生充分想象和自主创新的时空和方法,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多一些想象,多一些创新的主动权。我们教学中讲的过多,学生少有积极主动思考的机会,致使学生的个性得不 到充分发挥。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教学中,教材中的图形把直线画成弯的,学生根据图形理解有困难,加上使用学生不熟悉的反证法,构成教学难点。我在教 学备课时,挖空心思想到了3 种方法,课堂上还是“没舍得”讲,索性给学生一个 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完成,结果学生发现了四种证法,个个精彩, 一位同学脱口而出“爽啊”!在此活动中,学生全身心投入,或是独立思考或是相 互讨论,常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这一活动中,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 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常常是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有上佳表现,他们看到了自己 的价值,自信心十足,学习数学的兴趣大为增加。

四、营造氛围, 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沉闷、枯燥,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基于这一现状, 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营造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发问, 不唯书、不唯师, 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数学课中,一个具体问题的抽象、一个同 类问题的联想、一个恰当的比喻、一个智慧的幽默、一个生动的玩笑……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数学文化与数学人文精神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实践表明,学生很喜欢听这样的数学课,且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做到“鱼和熊掌兼得”。这充分说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需要营造氛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 变,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对话”,气氛非常活跃。特别在公开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不愿意面对沉默,似乎沉默就一定意味着教学的失败,教师几乎是使尽浑身解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竞赛,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似乎气氛活跃就证明了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但是,只有气氛活动而没有凝神思考和思维交锋的课堂称之为不健康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张弛有度、动静相生。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定向、自 学、讨论、答疑、自结”五步课堂教学法,其中“自学”、“自结”就留给学生两个空白,从而给学生以宽广的思考和创造空间,并使课堂呈现出错落有致、虚实相 生的灵动的艺术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长时间地处于亢 奋紧张状态而缺乏必要的“松弛”,那么,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反而会出现停止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一段紧张的教学活动之后,留给学生一点“缓冲”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由紧张转为松弛,甚至还可以留给他们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利用这种“间歇”充分咀嚼、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或者去回忆、思考、联想,也可以进行实际训练,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们通过这种有意的“小憩”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

总之,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教师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 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这也符合数学新课程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出发, 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巧设疑问、营造氛围方面着手,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到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玉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8,(38).195.

[2]许建国.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考试周刊.2016,(A0).59.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6.A0.050.

[3]高小明.试论高中数学教学要点[J].读与写(上,下旬).2013,(15).186-186,18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