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分析 查吉玲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文物管理所;552400) 【摘要】古建筑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对古建筑文物的现状,及修缮工作的有效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 在我国,古建筑文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上,同时还体现在富含古人独特的审美造型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导致诸多古建筑文物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这些破坏不仅仅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同时也有人为的损毁、战争的破坏等等。因此,为了保护我国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传承古建筑文物中的精神文化,我们必须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1.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经济效益,往往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厚此薄彼,这不仅是因为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由于人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目前,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和保护的思想较为薄弱,“修旧如旧”的方法依旧处于主导位置。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古建筑文物的原真性,但同样也影响了古建筑文物修缮的完整性。另外,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无法结合周边环境,综合性的考虑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1]。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同样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产生了影响,增加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难度。部分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提升城市建设工程,对部分古建筑文物造成了损毁。即是部分古建筑文物在城市化建设中得以保存,但也早已丢失了原本应有的文化气息。另外,周遭环境的破坏,同样也对古建筑文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有些城市为了保护古建筑,而将古建筑迁移至其他地区,这无疑是极大的增加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难度。 在我国,大部分的古建筑修缮工作都是依靠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的,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古建筑类公司来实施修缮工作,缺乏专业的古建筑修缮人才。部分公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修缮成本,在人才的选择上都仅仅只是选择相对具有修缮经验的人才来开展修缮工作。由此可见,专业性人才的匮乏,导致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首先,利用互利网渠道,宣传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古建筑文物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节目,如《国家宝藏》节目,在社会上进行播放,调动社会群众的文化自信心,激发社会群众保护文物的热情。 其次,培养学生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在基础课程上,安排专业的古建筑文物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古建筑文物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的承担起保护古建筑文物的责任,传承古建筑文物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最后,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时刻铭记自身使命,积极履行职责,对古建筑文物的具体数量、损毁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采取具体措施,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古建筑文物的行动中来,激发社会群众的忧患意识。 2.2 培养专业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人才 首先,出台古建筑文物相关的福利性政策,激励在校生积极的学习古建筑文物的相关专业,充分掌握专业技能,并主动的参与到古建筑文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其对古建筑文物的使命感和认同感。 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古建筑文物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待遇,如薪资待遇、各类补贴以及上升空间等,并利用社会的经济力量来吸引更多的古建筑文物专业人才主动加入到古建筑文物修缮行业。 最后,增加古建筑文物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相关政府部门或者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培训会、专家座谈会等,来开展古建筑文物的相关知识学习,让古建筑文物修缮的人员能够在交流和培训中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并验证自己的理论猜想,从而提升自身的古建筑文物的相关专业技能。 2.3 采用科学的修缮方式 在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中,修缮人员需要根据古建筑的特点,采用科学的修缮方式来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首先,修缮工作需要有统筹意识。在修缮工作实施前,需要对古建筑文物的周围环境、损毁程度等进行全面了解,在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修缮方案。其次,修缮工作的推进需要由内至外,最大限度的延长古建筑文物的寿命,避免因修缮工作而造成古建筑文物的损坏。最后,遵循适用性原则进行修缮工作。在修缮过程中,需要结合古建筑文物的受损情况,采用不同的修缮方式,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修复就采用人工方式,需要采用科学技术修复就采用科学技术,不要一味的侧重某个技术,而导致对古建筑文物造成二次损伤[2]。 2.4 落实修缮政策 政府部门需要优化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的相关政策,确保古建筑文物管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效的指导古建筑文物修缮工作的开展,并对不同地区的文物修缮进度、受损情况等信息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处理。由政府牵头和参与,才能够有效的指导并推动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更具合理性、科学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对我国的意义非常重大,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现代建筑无法替代的,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要重视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积极参与到文物的修缮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李孟婕. 关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问题思考[J]. 四川水泥, 2019, No.275(07):310-310. [2] 邹艳磊, 郭巍. 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及保护问题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 000(024):5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