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陈 华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华凤学校     637000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对各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可以促使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正本书阅读也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书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

 1.在语文课程中对整本书阅读的关注度不够。虽然在现代教育中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在对于整本书阅读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关注度不高,由于整本书的阅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阅读的任务较重,也比较复杂,很多学生不能保证长时间的精力投入,影响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和整理,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小,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因此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知道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作用,但是依然很少有小学生会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学习。

2.在阅读课程中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计划步骤。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促使学生积累各种语言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由于整本书的阅读量比较大,学生的阅读难度也大,再加上有些教师没有将整本书纳入正式的课堂教学合作,只是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计划,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指导,缺乏合理的阅读计划和步骤,更是影响了整本书的阅读效率,不利于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多管齐下,探索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

 1.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内对于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的倡导及构建,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创新应用。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也出现了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及学生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课本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他的精神发育一定是不健全的。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

2.课内课外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索,总结文章的核心素养,并对学生加以教导,正确引导小学生对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对于生活全面适应的能力。书籍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小学语文原有阅读教学方式存在显著差异,阅读对象并不是单篇或多篇文章,而是针对书籍整本书来讲的。其内涵是指立足于小学生年龄及性格特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及课程安排,引导学生阅读合适的书籍,主要是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整本书的脉络结构和细节描写产生自己独特理解和感悟的阅读活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书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培养。

3.课程教学中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不断地去完善。第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要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然后将一些需要写在黑板上的知识点提前录入到文件中去,再通过投影仪的方式将它们展现出来,在课堂上适时地减少时间的耗费,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会很有帮助。

在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方面,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减少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师也可以利用头条号、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平台将一些比较优秀的读物、文章进行实时推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推送的文章来提高自身整体的阅读水平,这也算是在整个数据研究与分析过程中利用新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1.完善教学理念,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书目。对于小学生阅读教学来说,完善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阅读书目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后续阅读教学的课型。以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为例,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处于发展期,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筛选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书籍,比如人间真情类的《爱的教育》、冒险类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等。在确定书目后,教师需要用心备课、精细上课,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

 2.注重阅读前指导以及重视情感体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小学生能从整本书阅读中收获知识,锻炼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做好阅读前的指导工作。阅读前指导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措施。笔者认为大声朗读、阅读推介会导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当学生对于阅读的书目兴趣不高时,教师可以选择书本中的精彩片段,通过富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燃起对整本书的兴趣。此外,阅读推介会导入是现阶段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选择阅读教学书目后,采用阅读推介会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书目的背景、主体内容、人物等等,通过阅读推介会使学生对书目的情况有总体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书目产生兴趣。对于小学生阅读来说,引导学生感悟阅读内容是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感感悟,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丰富情感体验,升华自身的情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探索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策略。当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以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确保最佳的阅读效果。可以看出,制定明确的阅读策略是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询问,比如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真实情感;通过阅读这本书,能从中收获什么启示,等等。带着思考和问题读书,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关注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书目的写作方式。此外,学生对于作者写作方式和特点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书目中需要精读的地方,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摘录下来,书目中不需要精读的地方,则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等。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期间,对于不理解之处,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标注出来,通过同学探讨、与教师沟通等方式进行解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4.开展多元化活动,将核心素养逐步渗透到阅读活动中,形成个性化教学。需要说明的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和责任心。为了延续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兴趣,避免半途而废,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作者信息等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交流共享,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后续阅读做好铺垫,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关注点进行阅读。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总结分享,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感受书目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核心素养背景下,为保证达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成效,教师需从不同的层面来加强阅读教学的改革。特别加强对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除此之外,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通过核心素养与阅读能力的结合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兴趣得到激发,更加全面推动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黎明,辛红.小学教师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10.

[2]段昱宏.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804.

 [3]周翠萍.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