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研究.........................肖丽君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研究

           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陕西城固  肖丽君   7232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大胆质疑、深入挖掘教材、注重生活联系实际,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解决问题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大胆质疑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疑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得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地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一块半月形铁皮,直径是4分米,周长是多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铁皮的周长究竟是指哪些边,很多学生都觉得圆周长的一半就是半圆的周长,当提醒学生是否要加一条直径时,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要加一条直径呢?这时,画圆的一半让学生观察,是半圆吗?为什么不是?让他们明白半圆和圆周长一半的区别。通过质疑,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大家解决,从而顺畅的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归类,概括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二、 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等学生明白其学习任务后,就进入了小组探索阶段,这期间教师要通过巡视,积极指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当每个小组得到解决问题方案时,小组汇报交流之后,师生再结合各组的汇报进行小结。最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它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述能力,形成解题策略。

三、 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形成解题策略

新课程不断扩充着传统数学的学科价值,它通过情景的展开,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基本的解题策略,而这一切都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翻开教科书,“解决问题”教学部分,在情景图中经常跳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它有时会带来一条信息;有时会提出一个问题;有时会讲解解题思路;有时对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小精灵所带来的一切,只是教材呈现形式的变化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从字里行间读懂教材的编排如何与新课程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需要读透教材,真正理解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展开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教师既要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学习数学,在开放的课堂中经历合作、探究实践等,又要注意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让学生在比较、反思、梳理中学会数学思考,形成解题策略。

四、注重联系生活,培养应用意识

教师除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之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与生活亲密接触中,学会阅读生活,学会数学应用。而投身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随时结合教材进行。

1.抓住生活契机学会数学关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作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借助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抓住生活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关注。“解决问题”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限于课堂,应跳出教材、走出课堂,敞开生活空间,引领学生投身现实世界,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解决,让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随着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一下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如鱼得水。但活动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依托孩子身边的生活资源,依托合作的力量(同学、父母)。如结合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一次(和父母一起的)购物活动。学生经历了购物、付款、找零等活动,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再在父母的协助下,整理有关信息,此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自觉应用求和求差的综合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就水到渠成了。而这种实践活动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不断拓展空间, 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五﹑充分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以旧引新﹑化未知为已知的例题处理策略。

有位数学家曾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题。”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各册数学教材中都有渗透和涉及,如:各平面图形间面积公式的推导,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等。教学这些内容时,我通常要求学生多操作,在操作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与转化﹑等量代换等策略相结合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结合例题的教学让学生领会,理解,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实质,进而通过运用练习巩固,形成解题能力。事例生活化能激发学习兴趣,数字较小化能降低解题难度,便于口算,从而留下较多时间探究解题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发现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形成公式,以此类推,推广到所有同类题目。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七、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馍,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策略,和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还有关系,传递与反传递,归纳,剩余等推理策略,利用模型绘制策略,排除策略等等。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思维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11期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