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任 怡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

四川省南充市西河路小学           637000

【摘  要】: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了原本零散的教材内容,使这些零散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单元主题。在教学时,要生成一个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在一个单元整体目标的统摄下,整合好大单元内各个模块的价值功能,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大于各部分教学模块效果的总和,努力做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段课文   主题单元  教学策略  语文素养

2019 年秋季开始,小学语文学科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自此结束了全国各地“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局面。总体而言,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和传统的语文教材相比,其特点强调立德树人的功能,教材内容更能贴近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力图构成“教读— —自读——课外导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下面,以小学语文高段课文为例,谈谈部编小学语文高段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高段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有整体观

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解读本册教材,进而明确单元要落实的教学日标,也要回看前面的教材,了解学力发展轨迹,在新旧教材的衔接中也可随堂补学相关的内容或方法。在立足单元的同时,还要发现单篇文章的独有价值。因为新教材的编写是以“双线结构”编排的,既兼顾传统的人文主题,也落实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 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在选文更加突出经典 性、适宜教学、文质兼美、时代性的基础上,有些文章未必契合单元 主题,这时就要发现文章的独有价值,进行恰当的教学。

在单元备课时要有整体观,意味着不能备一课教一课。备课应从单元导语页开始,直至日积月累结束,有时还要看单元之间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之后,可以灵活组合课文教学, 不一定按课文顺序教学。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 词三首》时,就可以先教学《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解决习题中关于“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的问题。备课时看到语文同地的“交流平台”部分时,还要注意它对 前面课文的学法提示,在前面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去落实,而不是在学完课文后交流时补充。

二、准确定位各板块意图,灵活处理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的时候,我们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因为他每个板块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后面课文的教学要以前面课文教学为基础。

比如,习作单元各板块的定位是不同的,尽管他各有侧重,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来进行。

1.初试身手与课文相结合。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太阳》一课,学习了太阳中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让学生结合初试身手的第一题,进行小练笔,看看能否使用说明方法也写出自己身边事物的特点。《松鼠》一课重在引导,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语言既可以像太阳一样平实,也可以像松鼠一样活泼,那么教完《松鼠》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完成初试身手的第二题,让学生改写课文《白鹭》第二至五自然段,让学生在改写中进一步体会说明性文章和叙事抒情性文章的不同感受,说明性文章语言的风格特点。初试伸手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写作的起点,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灵活安排。

2.初试身手与大习作相结合。初试身手可以和精读课文结合,也可以和大习作结合,本次大习作让学生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大习作时,可以让学生在前期完成的初试身手第一题、第二题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我们可以继续借鉴白鹭的改写内容,进行其余的特征的改写,从而完成整篇习作的练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选择习作对象和选材的难度,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段到篇地层层推进。

三、善用助学系统,明确各大单元主题要落实的语文要素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单元和习作单元的批注、小贴士和泡泡等都属于助学系统,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确定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一个普通的阅渎教学单元,它的导语页上半部分即是对单元人文主题的揭示---“背上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由此可知本单元主要是围绕“山川湖海”来组文的;导语页的下半部分指明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第一条通常是要落实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能从所渎的内容想开去”,第二条通常是对习作或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本单元的读写是相关的,阅渎时要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作时也要求发挥想象,对写作更进一步的要求则是要详写重点部分。在交流平台中提到“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提到具体的方法指导---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由此可见,第一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就是“阅读时能展开联想与 想象”“写作时发挥想象,详写重点部分”。对阅读的具体要求在第一课《草原》的第三道课后习题中有所体现——“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在交流平台中更明确指出“阅读《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

四、根据课后习题要求,将大单元主题口语交际常态化

与原教材不同的是,部编新教材并没有在每个单元后面都设计“口语交际”这部分内容,但这并不是对口语交际的弱化或不重视,而是将部分口语交际的内容分散到了课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口语交际教学,将口语交际常态化。实际上口语交际即学会与人交流, 本来也应当常态化、生活化,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新教材贴近生活的 特点。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没有安排“口语交际”这部分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单元不需要进行口语交际。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第一课《草原》就可以围绕“与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开展口语交际,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第二课《丁香结》 也可以就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展开交流;第四篇略读课文《花之歌》则可以就“想象奇特”的地方展开交流。

五、紧扣文本情感,推进大单元主题阅读的深度

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和研读发现,课文与课文之间无论是内容还是情感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如果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课文之间的联系来开拓教学内容,整合阅读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不仅学生学到的内容将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中有两篇咏物抒情的散文,分别是《桂花雨》以及《梅花魂》。如果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虽然《梅花魂》表面上是在描写梅花,但是从深层次来说,是歌颂伟人的同时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桂花雨》也有类似的借物抒怀的情况,表面在回忆童年时跟桂花的事情,实则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篇文章皆是通过描写一个物体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如果教师在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教学时,能够让学生进行整合阅读,那么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借物抒情散文有何特点,并且对于文章内涵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有利于使他们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面授阶段充分运用示范性教学的方法,以加强理解和记忆,包括正常的图例,异常举例,充分使用临床积累的病例进行讲解。示范性更重要体现在个案报道和科研设计方面,将历年有价值的个案及科研设计展示给学生。在启发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并熟悉个案书写及开题报告的格式。因此,学生就能够基于《桂花雨》《梅花魂》这两篇课文的特点及内在文本情感进行对比性阅读,在对比性整合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能够有效地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深度对话。

面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大时代背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积极把握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崭新的教学趋势,灵活调整自身的教学活动,恰当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期在有效落实正确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切实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张伟.多措并举,落实部编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目标[J].课程教 育研究,201905.

[3]姜璐.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12.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