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初级中学 温能芳 5419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独立创造性的进行探究知识的学习,体现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探究学习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探究;培养;能力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现就我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情感倾注,让学生敢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艺术,能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研究数学学习差的原因,教师要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勤表扬”,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成绩逐步提高,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形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才敢探究,从而达到了乐学、好学的自主探究效果。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创设恰当的情境,才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我以抓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给学困生提供独立发表见解的机会。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设计情景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任告诉给一个多边形的边数,老师就能猜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颗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量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较准确的高度。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就会主动想去探究。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能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索搭桥铺路。如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一节时,我提出研究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特殊的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不是所有的二次函数图象都和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一样呢?若不一样,会与y=ax2的图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会不会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y=x2 -1 与y=(x+1)2-1的图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得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四、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很好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同学们拼成多幅图形,不仅总结出了定理,而且还找出了证题思路,使学生享受到了发现真理的快乐。又如:在讲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学生们在了解了“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之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看一看”的操作来猜想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测量得到论证该定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克服了以往学生只求“师”不求“思”,当忠实“听众”的不良习惯,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相互交换意见的过程往往与结果同样重要”。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尝试新知,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自主探究中轻轻松松的学到了知识,享受探究快乐。 五、利用信息化资源,让学生拓宽探究视野。 把班班通信息化资源引进了课堂,更加有利于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唤起情感活动,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化解抽象的知识点,使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其演示的功能。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在导入新课时,点击“图形”图标,利用绘图工具,制作分别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配上动画使之展现出形象的运动效果的课件,为揭示圆的定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对“图案的设计”的教学,运用多媒体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数学课堂成为美丽的风景线,让学困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产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拓宽了探究视野。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合理运用,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转变,为学生的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