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分析.............................唐文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分析

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  唐文国   637000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便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积极革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本文着重分析高中物理课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  培养路径  物理素养

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尤为关键,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着力通过各种措施探索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有效路径。在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中,物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对全面提升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创新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方法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我国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高中物理教学的宗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思想,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的机会。首先,老师应从“用”的思想入手,通过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总结曲线运动的规律和相关公式;然后,在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再顺势引出“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概念。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2.改善物理教学环境。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注重实践教学与多媒体教学。首先,我国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完善高中物理实验室的实现器材,改善实验教学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高中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倡多媒体教学。比如通过幻灯片、视频课件将声、图、文等充分显示给学生,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应该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首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深入探究理论知识。其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足亟待解决,尤其是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1.采用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高中物理课堂中采用探究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问题找寻材料,来论证或解答自己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在这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问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钻研,自身的创新思维都会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课的时候,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明白物体所作的功与其自身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要采用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课前导入视频,视频描述了铅球运动员出手的瞬间,然后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运动员投掷铅球的一瞬间,其做的功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用手边的材料来设计一个相应的实验,通过小组之间的探讨进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采用自主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创新精神。高中生和初中生相比,他们的思考方式、知识储备都有着很大的提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自己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进行思考。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创新精神受到阻碍,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进行,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关于电磁感应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对本节课内容的预习,然后自己设计一个相关的实验,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来了解电磁感应。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主教学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高中物理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己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真正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更加成功。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分析

1.鼓励质疑,创设良好的创新思维培养环境。固化、死板的课堂氛围无益于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教师要想逐步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为我们创设民主、开放、融洽的课堂环境,鼓励我们学生进行积极质疑,教师要向我们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的创新思维会被接受并受到赞扬,事实上,不少物理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抑制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却从未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教师接受还是拒绝学生的质疑和新奇,对于鼓励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首先从鼓励质疑做起,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鼓励我们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积极质疑,避免在物理教学中搞“一言堂”,减少对学生的种种限制,努力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来说尤为关键。

2.运用物理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核心和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实验教学仅仅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载体,忽视了其在培养我们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师应在日常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我们学生的床戏思维,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锻炼我们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应用的培养等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进而有效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举足轻重,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从物理教学实际出发,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等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我们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培养我们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增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自行设计物理知识主题,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相关的简易的小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学者、专家来为学生举办各种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科技馆等等,激发广大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4.运用一些心理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在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相当深入,并已经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果,这其实教师其实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心理学上的方法早物理教学来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著名的闹激励法即大脑风暴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提出一个物理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一直到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教师应延迟对学生提出的答案进行判断,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尽可能多的答案,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防止学生因为害怕可能说错认而不敢说,这种做法就是经常所说的“诸葛亮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实际上授课中多办一些这样的“诸葛亮会”,鼓励我们学生多质疑,积极思考,积极思考,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乃至家长等各方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作为教师,则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体现应有的担当,通过物理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协调等各种途径,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实现“为创新而教”。

参考文献:

[1]方礼结.悟物穷理———高中物理探究思想浅谈[J].考试周刊,201565.

[2]田先科.高中物理探究型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