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策略探讨...............................赵琼英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策略探讨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芦溪镇小学  赵琼英    637000

【摘  要】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这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来源的重要渠道,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小学语文阅读方式。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分析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阅读  教学价值  有效方法  策略探讨

和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模式,大批量阅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通过构建一个主题框架,精选几篇主题一致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读写的关键性,了解主题的统一性。阅读属于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主题阅读模式引导之下,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价值

1. 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中,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为小学生的学习创设快车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内容进行阅读。如,在一年级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智慧的光芒”。在这一单元中,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与《称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如,可以选择《小兔运西瓜》《三击掌》等阅读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对文中的问题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提升阅读的能力。 

2. 阅读兴趣的提升。小学生在同一个主题下阅读文章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在丰厚的积累中,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喜好拓宽阅读量,同时拓展视野。以主题阅读方式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接触5篇左右的文章,新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语文素养的提高。主题阅读的目标比较集中,因此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在教学引导中,教师点拨,同学支持,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当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再开展写作训练,定会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担任引导者,将阅读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自由遨游;另一方面,要挖掘阅读材料的内容,让学生吃透、读懂。通过主题阅读教学,加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的有效方法

1.预习课文,寻找主题。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多,通常情况下,并不是他们不能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而是难以理解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拿比喻来说,明喻较为简单,而对于暗喻,小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小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在引导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教师应留出一些时间,让小学生去预习课文,让他们对文章大体上有个了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跟上教师的引导步伐,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陶金鸿的《秋天的雨》,大量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秋雨的美,遣词造句十分优美,小学生在沉浸在美的享受的同时,这些句子也较难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文的难度,小学生在感悟主题思想时会有一些吃力,这时,教师可以在小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小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理解作者用秋雨来衬托秋天之美的中心思想。

2.创新引导,提升效率。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即使是他人已经取得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师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加以引导,从而提升效率。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中来,了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阅读,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摘抄好词好句等都是好的阅读方法,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让小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在后面,所有人都劝说父亲放弃,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父亲面对危险也不愿意放弃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回答这个问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有的说:“是因为父亲太爱阿曼达了,他不能失去阿曼达。”有的说:“父亲是专业的搜救人员,他知道阿曼达还活着。”还有的说:“可能父亲那个时候真的精神失常了,所以才不断地挖。”虽然有的小学生的见解脱离了主题,但这个时候教师也不要急于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要肯定他们的大胆思考,让小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利于他们充分地发散思维,对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思路清晰,熟练技巧。在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讲授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时,也要引导小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寻找新的阅读方法。教师要给小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在班级中召开阅读讨论会,让小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心得等与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帮助班级共同进步。要想更好地阅读,正确的阅读思路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粗略的划分几个层次,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细读文章,认真品味文章的语句之美,与文章进行深入对话,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1.精心筛选内容,不同角度提炼主题。在确定主题这一问题上,语文教材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从教材角度对阅读教学主题进行提炼和构建。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不断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确保课文主题提炼的确切性。其次,生活实践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来源。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下,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了解,如,秋天到了,落叶能够激发出学生怎样的灵感,体现什么样的“秋”的主题。有了明确的主题,教师便要开始围绕主题,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作为写作范文的素材,让学生在反复、大量的阅读之后,通过寻找更多相关的主题或相反的主题,来多方面地、高密度地掌握语文阅读的重点。

2.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知主题。在确定了阅读的主题之后,教师就要将主题教学付诸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首要步骤就是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可以进入课程的主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式的阅读呢?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单元语来进行解说引导,通过情境创立、生活场景的链接与动画的引入来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生活场景的链接是最佳选择,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作品、留心发现生活的影子,从而促使学生深入主题研究,从中真正地体会蕴含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真实存在的生活点,在进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对这些生活点的切实感知,以便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应该抓住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印象中的长城或其他的名胜、景点,分享各自的感受。这样一来,不仅促使学生的课前知识得到极大丰富,而且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当然,学生之间的必要交流和经历分享也是有益的,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悟主题,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3.促进交流,促使学生深刻剖析主题。主题阅读的交流部分可以说是整节课的主体部分,整个过程围绕着教学过程主体脉络,不断营造适应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集体讨论,促进其语文素养、学科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围绕着一到两篇的教材课文来进行主讲的同时,重点对文章的词、句、段等进行反复推敲,深入思考,使得学生了解课文主题的内在含义和用词造句的魅力所在。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教师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参与文本对话,促使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课文学习,以此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面,不断扩展主题,可以借助于多变的阅读方法和灵活的迁移策略来速读,达到快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讲述内容和感情脉络、深入挖掘主题思想的目的。

4.实践拓展,强化学生的主题阅读技巧。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最后步骤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拓展,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学习、领会主题,拓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由此便可以促使学生走出校园,即其涉猎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实践,以达到强化学生主题阅读技巧的目的。如在学习了人教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之后,学生能够围绕“亲近自然、融入美丽风景”这一主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让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根据自己的感受附上各式各样的导游词来完成一篇游记,并且声情并茂地对身边同学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还可以采用编排对联的方式,来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这样的学思结合学习模式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凝练语言和审美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通过使用主题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发展的空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可以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使阅读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大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董瑞.试论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56.

[2]由剑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课外阅读的意义与方法思考[J].中华少年,201617.

[3]钱红梅.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5):69.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