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张碧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张碧银   637600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升,学习效果较为明显。高中数学教师一直秉承新课改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新知。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构建  有效生成  实施策略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中为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数学教师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要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及时转变传统以自身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积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从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比如,在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让学生自行结合成小组,搜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图形、图片,并认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判断它属于哪种空间几何体。然后,对空间几何体进行细心研究和分析,找出它的结构特征,并尝试将几何体进行类别划分。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数学新知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原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的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我会引入博物馆中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的事例,如问学生“考试学家究竟是如何推算出那些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出土文物和恐龙所处的年代的?”这样一来,既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强烈好奇心,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有效条件。综上所述,针对这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极强的学科,我们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当中,我们也才收获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教学课堂。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生成

1.高效课堂源自课堂教学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标倡导课堂要有科学合理的预设,这是课堂高效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开发教材,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的探究化,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只有充分地预设课堂,教师才能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所以备课中我们要以问题为知识载体,尽可能地的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为师生、生生探究做好准备,例如将“指对互化”问题进行分解。问题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取5次还有多长?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问题2: 2002年我国的GDP为a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则经过多少年GDP是2002年的2倍?问题3: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1?是否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本节课内容多,如果没有科学的预设,处理不当,极易出现满堂灌,把结论硬塞给学生的情况,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预设课堂。

2.高效课堂收于精彩的生成。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而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案例:鸟巢构造.师生同做游戏:折纸实验.教师:同学中不乏折纸高手,如果给你一个圆形纸片,你可以折出一个椭圆吗?具体要求:准备一张纸片(点O表示圆心,点F表示圆内除点O以外的任意一点,如图1-甲)将圆纸片翻折,使翻折上去的圆弧通过点F,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继续上述过程,绕圆心一周。观察看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学生活动后教师展示答案,并应用几何画板课件展示最终效果。教师像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出鸟巢这个建筑。学生很惊叹:原来鸟巢顶部是这样一个结构啊!然后教师把折纸游戏用几何画板继续分析椭圆上的点的特点。学生:|MO|+|MF|=r是一个定值。教师:那么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轻松地把一个椭圆画出呢?学生:1)取一条定长的细绳;2)把它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纸板上;3)当绳长大于2个图钉之间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直,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画出一个图形。

3.高效课堂终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与研究性学习不是凭空想象、放任自流,教师要转变思想,精心创设经过选择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探究性问题,否则学生的思维与猜想都是空洞的想象,自主探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之,一堂课如果具有科学合理的预设,精彩的课堂生成,探究性的学习过程等主要特征,便是高效课堂.评价一节课是不是高效,主要要看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得到提升,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枯燥无味,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功课。在教学中老师若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让每位学生身临其景,触景生情,把数学中抽象的、复杂的问题设置到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中,那么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数学必修4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内容,怎样让学生把对初中已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转化到即将要学习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的情境,举出如物理学中的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圆周运动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周期现象的普遍存在,认识到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到三角函数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产物,了解到这也是三角函数最本质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摩天轮的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知这其中蕴含三角函数知识。可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旋转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工具。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效果。

2.课堂上普遍关注学生,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课堂上经常用眼神扫过全班的学生,特别是经常开小差的学生,学生就会更专注到课堂上。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经常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一种方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笔者所任教的上一届体育班,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为此,笔者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表扬与激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一位同学平时爱睡觉,作业也是抄别人的,但他抄的作业都很工整。笔者就针对他这个特点及时地在班中表扬了他,使他感到不小的惊喜,觉得老师一直都关注他,从那以后他就很少在课堂上睡觉了。有好几个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笔者就不断地鼓励他们,经常跟他们沟通,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慢慢地他们班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低效的课堂变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数学成绩逐渐提高了。经过这样的努力,有几个同学在高考中考得了90多分,这对体育特长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

3.让小组活动进入课堂,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现阶段很多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都是大班额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学习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科学地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充分发挥优等学生的优势,推行学生互助学习机制,这样,可以大面积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上高中必修2-1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图象的画法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都难掌握。为此笔者把本班同学分成15个小组(按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各占一半的原则来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根拉链,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老师负责巡堂并帮助弱组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做使那些平时上课参与度不高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课堂上,抬得起头,挺得起胸,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调动了整个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从这抽象的概念中领会双曲线概念的真谛,掌握了双曲线概念的实质,从而掌握了双曲线的画法。把本来很难上得好的低效的课堂变成高效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4.恰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已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大多数的学生中,普遍认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比较难学。因此,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将一些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展示出来,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展示出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工具,利用好它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对数学图象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言以蔽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既要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要开展互助合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实现生活化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小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J].新校园(中旬),20169):67.

[2]补芳玲.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58):139.

[3]陈元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60.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