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须知/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期刊封面浏览 /获奖期刊
滚动公告
主    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主    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    辑: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出    版: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
总 主 编:陈仕坤
副 主 编:徐定忠  陈文
责任编辑:梁守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40号信箱
电子邮箱:zgjsjxlt@163.com 
邮    编:100876
我的链接
友情链接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冯之怡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华凤学校   冯之怡   637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内涵越发进步,不再满足于对学生的阅读解题技巧教学,而是侧重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与核心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索,把生活实际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加深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拓展,对阅读内容加深理解,进而发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重要性、薄弱环节、关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能力发展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当针对以上三点内容,来实现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累、语感、发散思维等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认字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要保持课堂活跃、积极的氛围,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活力与激情。下文就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是教育的初步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所打下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注重对于他们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就可以使得他们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这种培养体系下,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过程,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敢于提问,能够自己对于文章产生一定的想法。

2.有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果注重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就可以使其语感得到提升,有利于阅读、写作方面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自己对于文章产生想法后,就可以使其学习到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得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改变了无从下手的状况。同时,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可以使其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并引用一些名句,在写作中得到应用。

3.有利于人生观的树立。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思想的建立。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不但可以使得其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还可以通过对于文章的理解来了解人性的美丑,了解到大千世界,从而健全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薄弱环节

   1.矫枉过正,审美薄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1版课标出炉后,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忽视,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课本中的文章被当作范本、例子。大有阅读是为了写作的发展趋势。这种改变让许多老师耳目一新,亲身实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开始反思,读得少了,写得多了;感悟少了,分析多了;共情少了,方法技巧多了。语文的工具性重要,人文性就可以淡化吗?我记得有位老师劝诫我:“语文课不需要大肆的讲思想感情,也不用导行,那是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的任务。”初听时觉得大有道理,在真正接触了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的教学后,我才真正领悟语文在人文熏陶、审美情趣方面不可替代作用。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的经历、情感、思维的宣泄,这些内容促使作者选择最合适地方式进行表达。阅读,不仅要对作者的措辞进行审美,更应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经历进行审美。语文的审美导行是润物细无声的,是一种亲其师故而信其道的教育。当学生深深受其文本所以吸引,亲近文本,一切的教育都会水到渠成。咬文嚼字,一味强调写作技巧与方法教学的语文课,必然会使审美薄弱,达不到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实践创新薄弱。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仅仅在于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大多缺乏阅读方法和理解方法。就我个人及我接触到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而言,小学生单单做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就十分困难。老师们认为浅显易懂的问题,学生们的答案差之千里。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对课堂阅读教学与试卷上的阅读理解不能有效对接,其根源是课堂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和无系统性导致的。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是为分析文本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总的来说比较随机,学生不能建构出自己的阅读理解系统去进行独立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主要凭借杂乱无章的经验。创新薄弱,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缺少一种创意的、个性化的理解思维,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时问题思考的方向相似,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后的表达等方面的雷同。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1.加大阅读思维的培养。基于思维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行文构思,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和对文本的思辨。阅读教学主要依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标、教材、学情三者对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心进行梳理,例如在行文构思方面小学阅读教学主要教选材、组材,集中在高段;在阅读方法方面,主要教查找筛选、概括、分析理解、词句赏析、初步评价等,从初级能力到高级能力进阶;对文本的思辨,有谈感受、质疑、批注、心得笔记等,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将文本阅读内化为自身思考。

2.润物无声的审美。审美,应该蕴藏于所有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人物之美……语文的审美是一种体验与感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欣赏与评价,内化为自身的审美观。细细品味每一个节好课,无不着眼文本,依托生活进行审美。有感情地朗读,是对文本语言的审美。读出词语的温度,读出语句的节奏语感就是在进行审美体验。对文本的细读,是对作者情感、思维的审美。选取文本关键段落进行品味,分析写作思维,可以使学生达到对内容理解、表达的审美训练。对文本的人物、思想等的评价,也是一种审美。它促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实现批判性的意义建构,滋养出创意美、个性美。老师们需要注意地是,课堂阅读教学审美的内容由老师主导的,所以更应该仔细精选符合学生审美趣味与发展水平的内容,不能一味依凭个人喜好。

3.系统地积累文化语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还应涉及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小学大多作为拓展的部分,根据单元主题需要进行编排,有名言、诗句、谚语、对联等,涉及面很广,可是主要依据内容整理,不利于这一类内容的学习。我们在课外阅读课中,可以系统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我在四年级下册做了的传统文化教学的尝试。每周拿出一节课学习传统文化,主要学习对联。我将课分为四个部分:《笠翁对韵》学习、名联欣赏、作业批改、历史串讲。整个课程为十六课时,分为一字对、二字对、三、四字对、六字对、七字对、春联、书画联、门联……经过大半学期的实践,可以看出学生十分喜爱,学习积极性极高,我班学生在对对子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主动开始阅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籍。我想,这种系统性地学习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可以解决国学重积累轻实践的问题。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从课本出发进行引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都是由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因此教材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不断引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这些古诗和文章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来对于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某首古诗,教师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到问题的结论。

2.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通过日积月累培养出理解文章的语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直接写明,而要通过对于文章的理解来进行分析。学生一定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对于文字有所体会。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文章进行朗读,在朗读时,使得枯燥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感知文章内容,使得文章所描写的事物跃然纸上。尤其是在描写风景的抒情散文上,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将景色很自然表达出来。

3.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加深其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使得学生从心底热爱文化,愿意了解文化。对于学校来说,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也要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优美的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氛围相结合,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也要创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比如设置黑板报或是学习园地,来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且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友好互助的班风。校园里的人文气息一旦培养起来,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综合性质的文明素质,是个体融入社会与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拉长战线,与其他教师建立联系与沟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使得学生能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储玲玲.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J].语文知识,201722):39-41.

[2]张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0:85.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教师教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7492073 传真:(兼传真) Email:zgjsjxlt@163.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