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视阈下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措施和策略 四川省南充市仪凤街小学 陈晓秋 637000 【摘 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教师们进入了新一轮的研讨历程。语文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本文吸取专家学术论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思考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从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角度出发,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措施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更多的语言知识,还会增强自身对于文章的解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建设,培养其独立思考以及学习能力,从而迎合时代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1.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可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2.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发展过于迅速,社会风气开始逐渐偏向于对物质的沉迷,一些人开始显现精致的利己主义以及金钱至上思想,观念已开始严重倾斜,注重物质基础,忽视精神建设。此情况的出现跟教育有关。深受传统教育模式以及理念影响,学生承受应试教育压力,在学习阶段中,无法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较多的是困扰以及乏味,对新知识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与此同时,因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眼界和思想没有得到拓展,综合素质较低。现阶段,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文化教育,并已开展多次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学校让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更先进的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其多种思维方式,增强小学语文文化渗透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近几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青年人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对此,国家已经开展多次教育制度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有价值、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其中蕴含着做人的大道理。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更深层次的语言文化内涵。教师应积极采用科学的思维引导方式,针对语文的学科特征进行教育,并潜移默化地将文章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其掌握更多思想文化,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对待生活。另外,还应对其中的德育思想进行提炼,并与学生在课堂上谈论此种品质的可贵之处,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突出烈士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效激发其对于祖国的热爱和责任心。 3.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渗透力。语文虽然不是思想品德课,却能够通过对伟大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的分析,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在课堂上,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对大量思想教育元素进行输出,从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境界,采用科学的道德引导,切实使学生掌握做人的准则,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向学生输出大量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案例,让学生通过大量视频了解地球面临的严重污染问题,以及继续破坏环境对人类的危害。通过上述内容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长远意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思想观念进行塑造,还需要通过大量实践加深学生对上述理论的认知。此类教育任务并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引导,才会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将思想展现出来,开展大量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经过语言和思想的不断深化,学生会明确生活的多种意义、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并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展现出来,提高思想境界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童年的记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进行描述,表达对于童年的怀念。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间接对家庭气氛以及社会环境加以陈述,并表明自身的观点,教师也可以明确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对其加强引导。 三、新课程标准视阈下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因应生活情境的需求而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力、态度。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而小学生语文素养则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具有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等特征。 2.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人格。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最后,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教师应该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小说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4.开发课外阅读资源,培养小学生语文的基本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光在课堂上阅读还不行,还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那样,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的语文积淀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形成具有个性的文化底蕴,才会厚积而薄发。为了让学生阅读更多有益的书籍,每学期开学,我都会为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简单地介绍名著的内容,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购买或借阅相关书籍。同时,我还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勾画、批注、摘抄、写读书心得等。一学期下来,学生阅读了多本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青铜葵花》《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等,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所写文章也越来越生动具体,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小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杨德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年32期. [2]郑富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苑教育,2020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