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搬罾小学 张 倩 6370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体育课程提出明确要求,即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寓教于乐,保证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更好凸显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基于此,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探求更为新颖的教学路径,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在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其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着重围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有关小组合作的问题展开探讨,旨在对小学体育教师发挥参考价值,以体育课堂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凸显体育学科的育人优势。 【关键词】小学课程 体育与健康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育人价值 新时代下,体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实现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增强互动环节,合理分组有效落实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探索新型教学路径,通过多种方法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发挥集体力量使其更好掌握运动技能,深化学生对集体的认识,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使现代小学生实现综合全面发展。 一、适时调整分组模式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模式: 1.“阶段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这种分组的特点是技能基本相同,爱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如在一年级跳绳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基本掌握,而有些学生则一点都不会。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开设“登山”团、“牵手”团、“苗苗”团。“登山”团主要解决会跳学生。每次课中教师都制定不同的山峰——跳绳次数,要求学生间合作、竞赛,勇登高峰;“牵手”团主要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的场所,让跳得较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协助初会者,从而减轻教师负担;“苗苗”团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会者间自主加强练习,尽快掌握动作。 2.“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70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7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发挥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这样既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又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在球类教学中,让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既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又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的技能和体质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二、重视对教师合作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去,在组间巡视,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并不时地提供帮助。例如:(1)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及时地向同学说明任务的内容、操作程序及不同角色的职责,让他们及时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2)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4)当合作学习小组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示完成练习的技巧,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使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上述问题,学生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加强必要的组织和调控,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运用兴趣合作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舞台,体育与健康创新不应只是对少数有体育与健康才能学生的个别培养,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创新能力的差别,就应是分开对待,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去培养,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核心。 兴趣合作小组学习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适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律。首先,它丰富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学习中对象由原来的一个个学生(或是一群群学生)转变为一个个学习小组,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从单一的变成了多向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活动,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变为学习过程,教师与学生有相互呼应和信息交流。同时,教师要根据各小组的反馈信息,随时加以调整,进行点拨。在课堂上教师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与练的场景,体会师生间、生生间有密切配合,从而营造了课堂的民主和谐的气氛。同时,学生的思维交流,能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其次,兴趣合作小组学习中,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对学生以不同的激趣方式,能够始终抓住学生的思维兴奋度。再次,合作小组转变评价方式,重视体育与健康能力的评价。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评价,应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生间的合作能力等等。评价时要淡化分数的评价,着重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给后进生多一点鼓励性表扬评价,使后进生也进一步增强对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在今后边实践边探索,使评价进一步得到完善,从而使该学习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四、运用兴趣合作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通过小组活动,创设竞争情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尚处于幼稚或半成熟的状态,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这就使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在兴趣合作小组学习中创设出一定竞争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兴趣合作小组的特点,以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如不顾学习内容和学生体能的差异,经常用单一一种学习方法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长此以往,造成对体育与健康的厌学。在学习中,我们结合兴趣合作小组学习的特点,恰当变换学习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经常得到刺激,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优化评价方式,激趣创新。怎样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呢?在兴趣合作小组学习中,除了落实好对小组的量化评价外,还专门对学生的创新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评价。在一定时间里公布体育与健康学习中的优秀小组、配合默契小组;对个人评价有远跳王、短跑王、跳高王、跳绳王等等,这样通过多元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更能激发学生体育与健康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能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它能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等的交往,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倩.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文渊(中学版).2020(6):611-612. [2]王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2020(3):167-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