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四川省南充市吉庆巷小学 明小艳 637000 【摘 要】“双减”背景下,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间,学生作业压力确实有所降低。针对低年级,政策要求不布置书面作业,这就给我们老师布置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设计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性作业,我们分析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和要点,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 落实双减 小学低段 数学作业 设计原则 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犹如一声春雷响彻华夏大地,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负提质成了当下教师最需要研究的课题。我认为所谓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它绝非不要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的有效性。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主动性不强,自理能力差,甚至连作业都记不完整。如何使课外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低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1.发展性。发展性原则是指实践作业要能够帮助学生顺应着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提高与延伸。如要求学生给铅笔盒设计包装纸,学生则需要认识铅笔盒是怎样的图形,还要利用学过的测量和长度单位等内容进行准确的测量、计算、绘图,在实践中,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延伸和发展。 2.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是教师要做到实践作业的内容合理,不违背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不设计过难的拔高性实践作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业,完成作业,能够推动知识的个人形成。如请学生利用皮尺来测量家居环境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进行仔细记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这一实践作业与一二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数据收集整理、图形认知、量一量比一比、长度单位等相关知识都有适切性,学生较易操作。 3.选择性。选择性原则是指设计实践作业的不同层次,体现难度和作业量的层次划分,让学生挑选自己必须完成和选择完成的不同作业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如让学生总结课时所学内容,部分孩子善于用数学符号,可以让其形成文字+数学符号的总结型作业;而部分孩子的图画能力较好,则可以尝试用图画+文字等流程式方式进行表达。 二、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的要点 1.开放作业情境。以往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大多都是小学生重复规范的抄写数字、大量地做计算题和应用题、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章节内容,等等,当然,这些简单机械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但是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无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且小学生自控能力都还比较差,在面对家庭作业时,总是能拖就拖,这些枯燥的作业也无法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强调要让数学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要让数学生活化,不管是课上的数学教学,还是课下的数学作业,都要更有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就要打破限制,让学生不再低头面对练习题、练习册做作业,而是设置开放的作业情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庭、走到外界,比如,走到超市里、走到银行里、走到商场里,等等,去更多的开放情境中,发现数学的用处.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完成作业,就好像在玩中学一样,他们的兴趣要比坐在桌前写作业高得多,如此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开放作业内容。泰戈尔曾经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规定好的河道里.”以往教师为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坐在桌子前去计算,就好比把学生限制在了练习题里,让学生没有自主性,也无法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素质.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就要求教师要让作业内容尽可能地开放,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权,比如,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收集数据解决问题,这样虽然学生选择的方法不同、收集来的数据不同,甚至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方法的选择上经过了分析考量才选择了最合适的那一种方法,在数学收集的过程中,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他们的与人交流能力、数据收集整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得出结果之前也是经过了仔细的分析计算,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开放性作业中得到了锻炼.另外,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也要注意层次性.即便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也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难度等级,利用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与发展的有效环境. 3.开放作业形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数、统计与概率、空间图形等等,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多结合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以更加开放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相关知识加以应用与巩固,起到优化学习质量的作用.常见的作业形式有以下几种: (1)调查研究式。这类作业就是让学生走进日常生活之中,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所用到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对这种情况利用数学知识做出解释,最终得出结论,编写调查报告. (2)自编自练式。以往学生的作业都是课后的练习题、练习册上的练习题等,学生只能应用所学去解答这些问题,而自编自练式作业,就是让学生自己结合所学,根据生活经验自出题目,让学生自己也当一回出题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编自练式作业,也可以是让学生写数学笔记、数学日记,将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这种作业形式有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发现数学. (3)操作创新类。这类作业就是让学生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创新,主要是针对空间和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锻炼想象力、创造力等等. (4)趣味游戏类。这类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小游戏,让学生在课下和同学们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知识,起到在玩中学的作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1.强化作业目标。教师要先向学生明确完成该次实践作业的目标是什么,如是要记忆知识,是要应用知识,是要将其整理在一起来体会数学思想等等;并制定与作业完成目标具有相关性的层次性作业,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清晰的目的,有为之付出的知识和能力。如让学生以两组为单位完成课后作业,一人蒙上眼睛,双手触摸不同的图形材料进行描述,另一人背转身,猜测这是什么图形,或这是什么样的物体。教师应当明确在完成此次实践作业时两名学生都需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想象画面连接在一起,通过动手操作给到不同事物、图形的数学定义,通过二人合作整理出课上所学知识,培养空间几何思维。学生在目标的带领之下会明白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运用数学语言,而非无限制的天马行空的进行描述,有了核心作业目标,实践更有方向性。 2.重视思想渗透。在实践作业中,教师也要进行数学思想的基本渗透,虽然低段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稚嫩,但却可以通过实践形式。利用建模、推理等方式逐步培养。教师要能够将符号、化规、分类等数学思想,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进行融合渗透[2]。如在学习过认识图形相关内容之后,给学生布置简易拼搭的实践作业,请学生将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组在一起,看可以组合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自己是否可以为平面图形命名。既让学生直观观察、了解正方形,又可以在联动操作中探索图形组合在一起的规律,渗透进有关于转化数学思想的内容。 3.落实分层实践。教师还要设计难度和内容具有差异性的分层实践作业,考量到不同学生的思维特性,促进其挖掘个人学习潜能,解决实际问题[3]。如布置合作型小组作业,题目是一二年级学生要乘客车出行,红色客车限乘59人,蓝色客车限乘60人。一年级学生共有105人,二年级学生共有133人,能否保证同一个年级学生坐在同一辆客车上;如果可以,应当怎么进行安排?小组同学设计实践解决方案,学习思维较好的学生可以给出推论式思考结果,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从具体运算中给出实践解题方案,每一名学生都选择了自己较为拿手的解题思路,再将各解题结果进行汇总,充分激发学生在组内学习的能动意识。 在“双减”背景之下布置低段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型作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能力水平,又可以带动其数学思想的发展。教师要坚持发展性、科学性、可选择性的主体型设计原则,帮助学生在明确的作业目标带动下巩固知识,学习数学思想,并在分层次完成实践作业中体会学习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能动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进行评价与反思,找到作业设计与作业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方法和策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孔繁晶. 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1.(3):6. [2] 庄睿. 丰富实践作业,发展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高段拓展性实践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例[J]. 2021(2019-22):35-36. [3] 赖晓君. 数学回归生活--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类作业的设计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