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 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 伍 晓 637000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改革难点。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目前在小学语文课改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更好的推进小学课文课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要结合当前语文课改中存在的难点,结合小学语文新课标精神,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改革措施 素质教育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打牢学生语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训练的要求,因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始终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任务,这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本质之处。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活跃的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对待。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笔者认为语文改革,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辩证看待,进而扬长避短,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困境 1.照搬国外理论,脱离中国教育实际,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近年来,西方诸多教育学理论或学说纷纷涌人中国,这些如潮水般的理论在启迪我们思维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失语”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乏――跟在外国理论后面跑;教育术语的洋化――语言生僻,一些译著晦涩难懂;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食洋不化,缺乏充分理解就大规模“运用”到实践中。由于课程改革理论先天脱离中国教育的实际,也由于我国教育中很顽固的积习,所以在实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自然就出现很多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课程改革为了谁?为教师改?为学生改?为知识改?为改而改?新课改中中西合璧的先进理念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传统教学观念大相径庭,成不了教师指导教学的主导理念。课改不知不觉成了我们热情欢迎后的弃儿。 2.过于繁多的内容,使得师生都疲于奔命,心力交瘁。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教材如何选用,时间如何安排?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虚设的,新课改各学科好像都在搞竞赛,竭尽其能,都想把最精彩最重要呈现给学生,学生难以招架,教师也只好拼命开课,因为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教材设计者的初衷完全落空。不可否认,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教师对一些模块内容的把握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学习内容泛滥,自然会造成学习过程失控,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和师生价值错位的问题,真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远离虚假的繁荣,真正落到实处。 3.过于苛刻的要求,使一线教师望而生畏,力不从心。对新方法,新理念的生吞活剥,作为新课程行动者的教师其执行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师出现走样产生偏差,就是很自然的了。另一方面教材的专业性过强,这些教学内容,让相当多的小学教师的在能力上捉襟见肘,明显跟不上。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实际指导作用 1.在小学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在幼儿教育阶段已经获得了哪些基本的语文素养,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机械重复,另一方面必须思考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3.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知识既然只起辅助作用,就“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要靠系统完整的语文训练,而忽视了母语教学有基础,有语境,有丰富的资源这一基本事实。这是造成目前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学生绝不是先掌握了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之后再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的,而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领悟有关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这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包括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二要不断开发和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步领悟和习得学习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传统语文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言语实际和应用实际,语文成了升学求功名的敲门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针对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务必认真对待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的关系,教学内容中要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语言与文化以及情感教育内容的关系,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关系,教学评价中统一目标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等等一系列关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习惯形成。语文教育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要拓宽课堂渠道,要将学生课内的学习,教材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语言应用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确定训练重点,彻底改变老师单纯传授,学生单纯接受的状况,重视学生”习得”基础,将训练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质疑能力上创造能使学生主动地.独立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条件.语文教育要纠正只让学生背知识概念的舍本逐未的做法,在时代的要求下,”学校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传统教育观根本不能适应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使学习掌握阅读.写作和多种交流活动中的实践.探索感悟等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和巩固书写,阅读写作思考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还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明确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习惯和途径。 2.培养学生创造力势在必行。在知识迅速翻番的今天,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因为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作用.换句话说,假如语文教学多点培养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说为适应素质教育难进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创新的意识,亦称创新的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这些素质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不能泯灭学生好奇、爱看、爱问、爱尝试的心理或兴趣,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持它们,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创新的能力,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表现于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生活,要求有独立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中体现出灵活与机智,透出灵性,做到越学越聪明.其次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幻想联想.鼓励学生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创造性人格,最主要的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小学语文也主要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注意向这方面引导,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造性人格,这也是为适应素质教育而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3.加大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阵地也是课堂教学,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这是不容置疑的.课堂教学要摒弃程式化,要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评价一堂好课,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关键任务就在于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知识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切记走出”满堂灌”的误区,清晰地应变在课堂上点拨和讲解为学生的学而服务.老师在培养”二字上还得下功夫,要放开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教学生动脑筋,动手,动口去读书,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字词典,培养学会查字典的习惯,教给学生进行自学的习惯,教给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步骤,遵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思,从而以读书为主,提高效率,但要讲究科学的读书方法。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激励学生敢于提问,养成置疑习惯,诱导学生善于提问,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打破时间限制,多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机,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并将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在潜能,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我们已经踏上了改革教学之途,一改沿袭了百年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崭新的时代,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科教兴国的重任也落在了每个教师的身上。我们应该倍加努力地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方法,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做好一点一滴,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常雨尘.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实施策略.《新校园:理论版》.2021年1期. [2].徐金国.姚瑶.强化课程意识,让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参加区小学语文优秀课展评活动有感.《新语文学习.教师》.2021年5期. [3].吕海梅.小学语文优秀课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读写算(教研版)》.2021年10期.
|